对新手家长来说,上海三公学校的“招生流程”和“备考方向”就像两座大山,越查越乱、越想越慌。这份指南把“招生关键信息”和“备考落地方法”打包整合,一站式讲清,帮你从“迷茫”到“清晰”,不用再到处查资料!
招生不是 “报个名等通知”,这 3 个环节环环相扣,每个细节都要注意:
- 1. 招生启动:盯紧 “2 个时间 + 1 个条件”
① 时间:每年 3-4 月发布招生简章(上外附中、浦外、上实会陆续公布),5 月左右进行综合测评,新手家长可提前在手机日历标注 “3 月查简章”“4 月备材料”,避免错过;② 条件:面向上海全市小学应届毕业生,无学区限制,但成长手册 4-5 年级全优、有学科 / 语言类奖项会更有优势。
- 2. 材料初审:准备 “3 样核心材料”,简洁不冗余
① 成长手册复印件(重点复印 4-5 年级页面,若有 “良”,让孩子手写 1 句改进说明,如 “数学良后我加强了计算练习,下次考了优”);② 奖项证书(只附 3-5 个权威的,优先学科类如 “数学大王”、语言类如 “英语之星”,兴趣类奖项可省略);③ 报名登记表(从学校官网下载,按要求填写,别漏填联系方式)。
- 3. 综合测评:记住 “无笔试 + 重能力”,不考课本知识
测评形式多为 “面谈 + 小组活动”,比如上外附中会测英语听说、小组合作讨论;上实会测逻辑推理、动手创新;不考小学课本内容,新手家长别让孩子死刷校内习题,重点练能力。
不用搞复杂计划,按这 3 步推进,每天花 1 小时左右,轻松帮孩子备考:
- 1. 第一步:用 “1 张表” 明确备考重点,不盲目学
新手家长可画一张 “科目 - 能力 - 方法” 表,清晰定位方向:
- 2. 第二步:按 “每周固定节奏” 推进,不打乱孩子日常
① 周一到周五:每天花 40 分钟,比如 15 分钟英语听力 + 15 分钟数学逻辑题 + 10 分钟表达练习(让孩子讲当天学校趣事);② 周末:花 1 小时模拟 “小组活动”,比如和邻居孩子一起玩 “合作搭积木”,练沟通和分工,不占用孩子太多休息时间。
- 3. 第三步:考前 1 个月 “聚焦模拟”,适配测评场景
① 找 “往年测评回忆题”(从家长社群、学长分享获取),按 “30 分钟 / 次” 模拟,比如模拟上外附中的英语问答,家长当 “考官” 提问,孩子练习大声回应;② 教孩子 “2 个应急技巧”:没听懂问题说 “老师能再讲一遍吗”,小组讨论时主动说 “我有个想法,大家觉得怎么样”,避免冷场。
- 1. 别 “到处问经验”:不同孩子基础不同,别人的方法不一定适合,按学校招生要求和孩子情况规划即可;
- 2. 别 “逼孩子熬夜学”:备考不是拼时间,每天 1 小时规律练习,比熬夜刷题更有效;
- 3. 别 “过度焦虑”:家长慌,孩子更慌,保持平常心,帮孩子建立信心最重要。
对新手家长来说, 三公学校不是 “遥不可及”,先吃透招生环节,再按 3 步规划备考,不用搞复杂操作,也能帮孩子稳步准备。记住:清晰的方向 + 规律的行动,比什么都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