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备考上海 三公时,会陷入 “三科一起抓,却都抓不精” 的误区 —— 其实 三公对语文、数学、英语的考察重点完全不同,盲目刷题只会浪费时间。这份攻略清晰标注三科核心重点,帮你精准发力,每科都学在点子上!
一、语文:重点不在 “刷题”,在 “表达 + 积累”,适配测评场景
三公语文不考课本默写、阅读理解,核心考察 “语言表达” 和 “知识积累”,重点标注 3 点:
考察形式多为 “话题分享、观点表达”(如上实会问 “你最喜欢的一本书”,浦外会问 “怎么解决和同学的矛盾”),备考方法:
① 每天花 10 分钟 “口头作文”:让孩子选一个日常话题(如 “我的周末”),说 3-4 句话,要求 “有细节”(如 “我周末和爸爸去公园放风筝,风很大,风筝飞得很高”),避免说空话;
② 每周练 1 次 “观点表达”:家长提简单问题(如 “该不该每天看动画片”),让孩子说 “观点 + 理由”(如 “不该,因为看太久会伤眼睛,还会耽误写作业”)。
不用背古诗、文言文,重点积累 “日常常识 + 简单文学知识”:
① 常识:每天和孩子聊 1 个小知识(如 “中国的首都在哪”“一年有几个季节”);
② 文学:读短篇故事(如《成语故事》简易版),每周记 1 个成语(如 “狐假虎威”),知道大意即可。
- 3. 避坑提醒:别让孩子刷 “课内阅读题”,三公不考这类题型,纯属浪费时间。
二、数学:重点不在 “计算”,在 “逻辑推理”,不考超纲难题
三公数学不考复杂计算(如多位数乘法),核心考察 “逻辑思维”,重点标注 2 点:
考察形式多为 “图形规律、数字找规律、简单应用题思路”(如上外附中会出 “1,4,9,16,? 找规律”,上实会出 “图形拼接” 题),备考方法:
① 图形规律:每周练 3 次 “找不同、图形排序”(如 “圆形、方形、三角形,下一个是什么”),让孩子说清 “为什么这么排”;
② 数字规律:玩 “数字接龙” 游戏(如 “2,4,6,8,?”“1,3,6,10,?”),每天 5 分钟;
③ 应用题思路:不练复杂题,只做 “生活场景题”(如 “妈妈买了 8 个橘子,吃了 3 个,还剩几个”),重点让孩子说 “怎么算的”,不是只说答案。
只练 “20 以内加减法、100 以内简单加减”,每天 10 道题即可,不用练乘法口诀(三公很少考)。
- 3. 避坑提醒:别盲目报 “奥数班”,三公不考超纲奥数题,学了也用不上。
三、英语:重点不在 “背单词”,在 “听说 + 简单表达”,适配国际视野
三公英语是 “核心拉分科目”,考察 “听说能力” 和 “日常表达”,重点标注 3 点:
考察形式多为 “听短文选信息、听对话答问题”(如上外附中会听英语动画片段,问 “主角去了哪里”),备考方法:
① 每天 15 分钟听力:听英语儿歌(如《Baby Shark》)、英语动画片段(如《Peppa Pig》),听完让孩子用 1 个词说 “听到了什么”(如 “pig”“house”);
② 每周 2 次 “听指令做动作”:家长说简单英语指令(如 “Stand up”“Sit down”),孩子做动作,练听力反应。
考察形式多为 “简单对话、话题表达”(如浦外会问 “What’s your name?”“What do you like to eat?”),备考方法:
① 每天 5 分钟 “单词积累”:记日常单词(如 “apple”“cat”“school”),每天 3 个,结合实物记(如看到苹果说 “apple”);
② 每周 3 次 “对话练习”:家长和孩子用简单英语对话(如家长说 “What’s this?”,孩子说 “It’s a book.”),能说 3-4 轮即可。
- 3. 避坑提醒:别让孩子背 “超纲单词”(如四级词汇),三公考察的都是日常基础词,背难词没用。
总结:三公三科备考的核心 ——“抓重点,不盲目”
语文练表达、数学练逻辑、英语练听说,每科都瞄准三公考察方向,不用刷大量题,每天花 1-1.5 小时就能高效推进。记住:精准比 “多学” 更重要!
如果需要《上海三公三科重点题库(含听力素材 + 逻辑题)》,私信回复 “三公三科”,帮你直接获取对应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