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备考上海 三公时,总觉得 “流程不连贯,学了基础就忘了强化”。这份规划从 “基础夯实” 到 “模拟冲刺” 拆成 3 个连贯阶段,每个阶段都给 “学什么、怎么学、家长怎么帮”,形成完整闭环,帮孩子稳扎稳打提能力!
一、第一阶段:基础夯实期(2-3 个月)—— 抓核心基础,不贪多求快
核心目标:帮孩子掌握 三公考察的 “底层能力”,为后续强化打地基,家长重点做 “引导 + 监督”。
① 孩子动作:每天 20 分钟(10 分钟听《新概念英语青少版》/ 英语动画,10 分钟读《牛津树》7-9 级,圈出不认识的基础词,每天记 2 个);
② 家长动作:每晚花 5 分钟,让孩子用当天记的单词说 1 句话(如记 “apple”,说 “I like apples”),不要求复杂句式,重点练运用。
① 孩子动作:每周 3 次,每次 15 分钟(做 4 宫格数独、图形找规律题,如 “圆形、方形、圆形,下一个是什么”);
② 家长动作:孩子做题时,不直接给答案,而是问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呀”,引导孩子主动思考。
① 孩子动作:每天 10 分钟,说 “当天的一件小事”(如 “今天在学校和小明一起跳绳”),要求说清 “谁、做了什么”;
② 家长动作:听完后帮孩子补充 1 个细节(如 “你们跳了多少下呀”),练表达完整性。
二、第二阶段:能力强化期(2-3 个月)—— 补短板 + 提能力,适配三公偏好
核心目标:针对三公考察重点(英语表达、数学逻辑、综合素养)强化,家长重点做 “查漏 + 适配”。
① 孩子动作:每周 4 次,每次 15 分钟(练 “校园 / 生活话题”,如 “介绍你的教室”“周末计划”,用 “First… Then…” 分点说);
② 家长动作:按目标校偏好调整内容(冲上外附中多练英语对话,冲浦外多练简单短文复述),录下孩子表达,一起找 “可以更流畅的地方”。
① 孩子动作:每周 3 次,每次 20 分钟(做数字规律题 “1,3,6,10,?”、简单应用题 “妈妈买了 6 个梨,吃了 2 个,还剩几个”);
② 家长动作:要求孩子 “先讲思路再做题”,比如 “这道题要先算吃了的,再用总数减”,不只看答案对不对。
- 3. 综合素养强化:练 “合作 + 应变”,不刻意培训
① 孩子动作:每周 1 次,和同学玩 “小组任务”(如合作搭乐高、完成简单手工);
② 家长动作:观察孩子是否主动沟通(如 “要不要帮忙”),结束后问 “刚才遇到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强化合作意识。
三、第三阶段:模拟冲刺期(1-2 个月)—— 仿测评 + 调状态,确保发挥
核心目标:按 三公测评模式模拟,调整孩子状态,家长重点做 “模拟 + 减压”。
① 孩子动作:每周 2 次,每次 30 分钟(用往年回忆真题模拟,如上外附中练英语面谈、上实练逻辑题),严格计时;
② 家长动作:扮演 “测评老师”,按真实场景提问(如 “请用英语介绍你的爱好”),模拟结束后一起分析 “哪些地方可以更从容”。
① 孩子动作:练 “礼仪 + 应急”(进门问好、没听懂问题说 “能再讲一遍吗”);
② 家长动作:提醒孩子 “说话看着对方眼睛”“不抢话”,细节处加分。
① 孩子动作:每天花 10 分钟回顾基础(如英语单词、数学规律),不刷难题;
② 家长动作:不说 “考不上就可惜了”,而是 “我们准备得很充分,正常发挥就好”,帮孩子建立信心。
总结:全流程备考的核心 ——“连贯 + 适配”
从基础到强化再到冲刺,每个阶段衔接好,不盲目跳步;同时适配三公偏好和孩子短板,家长全程协同,才能让孩子高效提分、稳定发挥。不用焦虑,按这个流程走,备考会更清晰!
如果需要《上海三公全流程备考资料包(基础题 + 真题 + 模拟题)》,私信回复 “三公全流程”,帮你获取对应阶段的干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