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普娃家长想冲 三公,却总在 “找作业、凑资料” 上浪费时间,最后要么作业太难孩子抵触,要么零散没效果。今天直接打包一份 “普娃适配版备考作业”,英语、数学、综合全覆盖,不用改、不用等,抱走就能用,帮孩子少走弯路。
三公英语不考复杂语法,重点看 “日常表达能力”,这份作业每天 20 分钟,孩子能轻松完成:
- “5 词 1 句” 积累法
每天记 5 个 “生活高频词”(比如 food、play、school、happy、family),不用写拼写,只要 “会读 + 能造 1 个简单句”。比如记 “happy”,就说 “I am happy”;记 “play”,就说 “I play football”。用 “词 + 句” 绑定记,比单独背单词记得牢,还能直接练表达。
- “情景口语” 角色扮演
每天花 5 分钟和孩子玩 “角色扮演”,家长当 “同学” 或 “老师”,用简单英语对话。比如家长说 “Hello!”,孩子回 “Hello!”;家长问 “What’s your name?”,孩子答 “My name is XX”。刚开始可以照词说,熟练后加入新话题(比如 “Did you play today?”),慢慢练出 “敢开口” 的底气。
- “1 分钟短听力” 磨耳朵
找 “生活场景短听力”(比如网易云搜 “小学英语日常对话”,选 1 分钟以内的片段),每天听 2 遍,然后让孩子说 “听到了什么”。比如听 “去超市买东西” 的对话,孩子只要能说出 “买了苹果”“花了 5 元”,就算达标,不用逐句听懂。
三公数学 80% 是基础题,重点看 “解题逻辑”,这份作业全是生活相关的简单题,孩子做得了、有成就感:
- “生活计算题” 每日 1 道
不用找题库,从日常小事出题。比如 “家里有 4 个人,每人吃 1 个鸡蛋,一共要煮几个”“1 块橡皮 3 元,买 2 块要花多少钱”,让孩子先 “说解题思路”(比如 “4 个人就是 4 个 1,要煮 4 个”),再写算式。重点练 “把生活问题变成数学题”,这是三公数学的核心考点。
- “图形找规律” 每周 2 道
选简单的图形题,比如 “○○△○○△?”“□△△□△△?”,让孩子观察 “重复的规律”,再说出 “下一个图形是什么”。做的时候必须让孩子说 “为什么”(比如 “是 2 个○和 1 个△轮流,所以下一个是○”),锻炼逻辑思维,贴合三公图形题考察方向。
- “错题小本” 每周整理 1 次
把孩子学校作业里的 “基础错题”(比如算错数、没看清 “多” 和 “少”)抄下来,只写 “错题 + 错因”。比如 “错题:5+3=7,错因:算错结果”“错题:比 6 少 2 的数是?答:8,错因:把‘少’看成‘多’”。每周花 10 分钟复盘,让孩子说 “下次怎么避免”,比刷难题更有用。
三公综合题考 “临场反应”,重点看 “表达逻辑”,这份作业用日常话题练,零压力、易坚持:
- “每日 1 问” 短回答
每天花 3 分钟,问孩子 1 个 “生活小问题”,要求 “说 2 句话”。比如问 “你喜欢什么水果”,答 “我喜欢草莓。草莓很甜”;问 “如果忘记带笔了怎么办”,答 “我会借同学的。明天记得带”。不用追求标准答案,只要 “有观点 + 有解释”,就是合格的回答。
- “周末小分享” 说完整
每周六花 10 分钟,让孩子给家人讲 “1 件周末做的事”,必须包含 “时间、地点、做了什么”。比如 “周日上午,我和妈妈去公园,我玩了滑梯”。刚开始孩子可能说不完整,家长可以提醒 “什么时候去的呀”“在哪里玩的呀”,帮孩子把话说全,练出表达条理。
- “应急回应” 考前 1 个月加练
考前 1 个月,每天花 5 分钟,随机说 1 个三公高频情景题(比如 “同学不和你玩怎么办”“看到有人浪费水怎么说”),让孩子 “1 分钟内回应”。不打断、不纠错,结束后只夸 1 个点(比如 “你说‘主动邀请他玩’,这个办法很好”),帮孩子建立 “敢说” 的信心。
这份作业不用家长额外设计,但注意 3 点,效果会更好:
- 不 “加量”:按计划来,不额外加题
比如每天记 5 个单词就够,别觉得 “孩子能多记” 就加量,过量会让孩子抵触,反而坚持不下去。
- 不 “攀比”:只和自己比,不看别人
别跟孩子说 “XX 能背 10 个单词”“别人会做奥数题”,只要孩子每天都完成作业、有进步(比如能多说出 1 句话),就是成功。
- 不 “较真”:不纠结 “完美答案”
英语说得不流利、数学步骤有点乱都没关系,只要方向对就鼓励,比如 “你今天敢主动说英语了,真棒”“这道题思路是对的,下次算仔细点”。
普娃冲三公,不用 “硬卷难题”,把这份 “能抱走直接用” 的作业做好,把基础能力练扎实,就有机会上岸。记住:备考的关键不是 “学得多”,而是 “学得对”,这份作业就是帮孩子 “精准踩中考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