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公 "——这个在上海家长圈里自带光环的词,到底藏着什么魔力?每年升学季,它都能让无数中产家庭陷入集体焦虑,甚至有人卖掉学区房只为搏一个考试机会。
当普通家长还在纠结"菜小"和"二梯队"时,顶级圈层早已把目光锁定在上外附中、上海实验、浦外这三所"神仙学校"。它们不参与学区房划片,不接受对口入学,只通过神秘莫测的"机考+面谈"筛选学生。
你知道吗?去年某三公学校的报录比达到了23:1,比考公务员还难。但仍有家长凌晨三点带着折叠椅在校门口排队交材料,就为了让孩子多0.1%的胜算。
走进任何一家针对 三公 考试的培训机构,你会看到二年级小孩在刷初中数学题,四年级学生能流利背诵《经济学人》文章。"三公班"的课程表让成年人都头皮发麻:
早8点奥数思维训练
午间全英文学术辩论
傍晚文言文即兴创作
睡前还要完成STEM项目报告
有位妈妈苦笑说:"我们不是在培养小学生,是在制造学术特种兵。"但更魔幻的是,这种强度在魔都精英家长圈里,居然被称为"基础配置"。
你以为通过考试就万事大吉?某 三公 家长群流传着这样一份"开学装备清单":
国际研学项目 8万/年
私教定制课程 15万/学期
科研夏校报名费 3万/次
隐形社交支出 5万+/年
"进了 三公 才发现,学费才是最便宜的部分。" 一位金融高管爸爸透露,他孩子班上有个女生,小学阶段就拥有3项国家专利,而这种学生在三公"一抓一大把"。
去年某三公学校公布毕业生去向:85%进入世界TOP50大学。但没人告诉你,这个数字背后是:
30%学生需要定期看心理医生
过半家庭因此降低生育意愿
离婚率显著高于普通家长群体
有位从三公退学的孩子曾在日记里写:"我考了98分,妈妈却问我另外2分被谁偷走了。" 这句话撕开了精英教育最痛的伤疤——在追求百分百完美的路上,我们是不是弄丢了更重要的东西?
当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反思"三公崇拜",或许该重新思考:教育的终极目标,到底是培养别人眼中的天才,还是守护孩子眼里的光?
上海三公 Pre-AMC8/AMC8培训课程设置:基础班、强化班、冲刺班,具体根据前测卷及基础分配合适班型!
课程类型:4-8人小班 / 一对一
授课模式:线上线下同步开课,可回放不断学习。
授课语言:中英双语教学 / 纯英文授课

上海三公 小托福培训课程内容涵盖听力、词法、辨音、阅读、写作、刷题演练等,3-8人小班教学/1V1辅导,线上线下同步授课。

对于不同基础计划备考 上海三公 编程课程的同学,我们设置了Scratch创意课、Python全能课、C++普及课以及C++竞赛课,结合孩子的兴趣特长、学校课程设置以及长期发展规划等因素,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