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申请美国高中还是大学,成绩单是最重要的。招生官看成绩单不仅仅是看各科分数,还会细看学生选课的难易程度,以此来判断学生学业的准备程度。
但是美国学校在对待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时,其实并不能在成绩单里获得多少信息,最大的原因是中国的成绩单过于简单。
首先,中国的成绩单没有课程细分类。比如数学课,成绩单上并不会分代数和几何,就是笼统的数学,因此招生官从成绩单上无法了解学生到底学了什么数学;第二,中国的课程都是统一的。学生在同一个市或省都上一样的课,除了某些重点高中开办竞赛班之外,绝大多数人的课程是一样的,因此也不存在难易程度之分;第三,学生提交的成绩单普遍都是90分以上,招生官分辨不出分数的质量。
因此美国寄宿学校会淡化来自中国大陆的成绩单的分量,更加重视其他因素。如果学生在美国或者其他国家有过短期或长期的学习经历,那么海外的成绩单往往因为可靠性更高,更被招生官认可。
因为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学校和课程的安排种类繁多,相互之间很难具有客观的可比性,所以标准化考试的作用就是能够让招生官有个基本的对比。
招生官看待SSAT,重点是分析各部分的百分比,而不是具体分数。对于顶尖的寄宿高中,如Philips Exeter Acaemy来讲,学校的平均分为90%。
SSAT的写作部分并没有分数,但是招生官特别喜欢阅读学生的写作,一篇几百字的作文要比一堆数字来得更具体、形象,能够更直观地判断孩子的语言能力、性格、思想成熟度等。
对于TOEFL分数,多年前并没具体要求,不少学校现已经明文提出100分为基本条件。同时要注意,两个同样是TOEFL 110分的学生,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必须平衡。招生官更倾向平衡的学生,而不是两项满分、另外两项20分的学生。

面试分两种:校园面试和视频面试。面试在录取决定中占有很高的比重,特别是美国学校面对中国学生的时候,面试的重要性会超过成绩单甚至是标准化考试。
面试的时候,招生官会从三个方面来观察学生:语言能力、性格特征和对学校的兴趣。
▲ 首当其冲的当然是语言能力,国际学生的第一关卡就是英语。通过培训,学生可以在短期内取得考试高分,但若是无法进行顺畅面对面交流,那么考试成绩的说服力就会打折扣。
▲ 性格特征和对学校的兴趣的背后是跟学校的匹配度的问题。
▲ 学生是否合适群居,是否对新鲜事物存在好奇心,是否能够独立完成工作等等,这些问题要通过面试才能找到答案。
推荐信对于中国学生来讲是最大的挑战。中国的老师不习惯写美高申请或者大学的推荐信,主要问题是中美之间的写作特点不同。对于美国招生办来讲,中国老师写出来的都是泛泛而谈,千篇一律,没有个性化,缺乏具体内容。这种情况美国学校是知道的,因此招生官也就不太重视来自中国的推荐信,而更看重其他资料了。
学生和父母的文书要认真对待。招生官阅读国际学生的文书时,会考虑两个方面:英语能力和个人特征。
英语能力表现得太好或者太差都会是个问题:太好了,跟学生的考试成绩和面试时候的表现若有明显出入,那么文书的可信度会受质疑;太差了,学校就有足够的理由拒绝你。至于个人特征,学校想从你的文书中了解你在课内和课外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从而判断你是否能够融入学校社区,并为这个大家庭增添活力和生气。
不同学校对学生各项要求的苛刻程度存在差异,越是顶级学校,对学生硬件成绩背景和阅读写作、团队合作、自律、求知欲等特质愈发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