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误区一:某些月份的SAT考试偏难
由于每次考试的内容不同,难度上确实难以做到完全一致。但作为标准化考试,为了保证公平、公正,CB官方的评分机制也随着题目的难易而变化。而这也正是“Curve”存在的意义。
什么是Curve?SAT分数的Curve是College Board在不同的考试难度下,保证学生的成绩具有可比性的一种手段。具体的方法是它会将所有考生的成绩录入电脑,跟以往参加考试的学生来进行比较。然后会把参加这次考试的所有考生的成绩趋近于以往每一次的成绩做一个调整,使所有的成绩呈现一个正态分布,并且确保跟以往的每一次考试的正态分布的曲线是一致的。
所以直观上来讲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每一次考试,学生可能错的是一样数目的题,但是分数却不一样,这就是所谓的curve。
在Curve的调节下即便每次考试的难度不一,最终的分数整体水平也不会相差太大。当然,CB只能够根据大部分考生的情况来调整,具体到每个考生可能会出现某个月的题目比较擅长、另外一个月的题目做起来不顺手的情况。但这正是我们无从预测的,更不存在某个月的考试会明显变简单的情况。大家还是要专心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从容地应对各种题目。
常见误区二:备考SAT只需要埋头刷题
所有的标准化考试都是在测试考生的某些能力。例如托福考量语言能力;SAT 则是测试学生更高阶的思维能力。因此老师们通常会建议学生先考托福再考SAT,也是为了更好地完成能力过渡。
许多同学备考SAT时会认为刷题是万能的复习方法。但是要想考好SAT,只埋头刷题是不行的。当一个学生考了高分,一定是他的能力有了实质性的提高,而不是刷题技巧有多好。诚然,我们不能否认应试技巧在这里起了一定作用但一定不是最主要的。
刷题是必要的,但提分的原因不是看题刷了多少,而是掌握的知识是否增加、思维能力是否有提升;而提高能力也绝不是一味地强调技巧,而应该注重思维和格局的提升。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在刷题的同时也要注重总结和分析错题,根据自己的错误查漏补缺,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提升;在打好了薄弱项基础、了解了做题方法、并进行了一定的针对性训练之后,再回头去刷题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适应做题状态。如此往复才是更加科学的“刷题”方法!
常见误区三:不强制要求SAT成绩就不用考了
由于疫情今年托福、SAT等考试纷纷受影响。在此情况下许多美国大学纷纷取消了标准化考试的强制要求,采取Test-Optional政策。
这种政策看似降低了申请难度,但是作为国际学生对于这类政策的理解不能只看表面。对于高校而言他们也不希望因为一些不可控的客观因素,错失一些优质的生源。因此采取Test-optional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吸引更多学生申请进而从中择优,保持自己的生源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