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校内高分蒙蔽双眼!KET 要的能力,课本里根本没教

时间:2025-07-07 23:06:11  作者:网络 来源:网络
“孩子课本上的单词都会背,语法题也很少错,怎么 KET 阅读总超时?”
每次收到这样的提问,我都想提醒家长:校内课本教的是 “英语基础知识”,而 KET 要求的是 “把知识变成生存技能”—— 这中间的鸿沟,恰恰藏在课本没教的地方。
http://www.x-new.cn/#

一、“在混乱信息里抓重点” 的能力:课本给的都是 “标准答案”

校内英语的阅读材料,像精心整理过的 “笔记”:段落清晰、生词少、每句话都有明确目的。比如课本里的短文《My Weekend》,会按 “周六上午做什么→下午做什么→周日做什么” 的顺序写,孩子顺着读就能找到答案。
KET 的阅读材料,更像 “生活中的原始信息”:租房广告里夹杂着折扣信息,邮件通知里混着无关的客套话,通知栏里的活动信息可能日期、地点、要求乱序排列。比如一道真题:
社区通知
  • 下周六上午 9 点在操场有跳蚤市场,需提前报名(截止周五中午)。
  • 本周三下午 3 点图书馆有故事会,适合 7-10 岁孩子。
  • 跳蚤市场禁止卖食品,违者罚款。
题目问 “想参加跳蚤市场要做什么?”,答案藏在第一句和第三句的缝隙里 —— 需要 “提前报名” 且 “不卖食品”。如果孩子习惯了 “按顺序找答案”,很容易漏看后半句。
课本没教的原因:校内阅读是 “学习性阅读”,目的是巩固课本知识;而 KET 是 “功能性阅读”,目的是在真实信息中解决问题。
补能力的方法
  • 拿超市宣传单、电影票根、快递通知等真实材料,让孩子圈出 “时间、地点、注意事项”;
  • 做 KET 阅读时,先看问题再读原文,带着 “找什么” 的目标去扫读,而不是逐字精读。

二、“在对话中快速接话” 的能力:课本对话都是 “剧本式聊天”

校内英语的对话练习,像背台词:
A:What's your favorite color?
B:My favorite color is blue.
A:Why?
B:Because it's beautiful.
每个问题都有 “标准回应”,孩子只要记住 “问颜色就答颜色,问原因就说因为”,就能流畅对话。
但 KET 口语是 “即兴聊天”,对方的话可能不按剧本走:
考官:Do you like reading?
考生:Yes, I do.
考官:What's the last book you read?
考生:...(愣住,因为课本没教 “最近读的书” 该怎么说)
更常见的是 “话题跳转”:从 “周末计划” 突然问到 “你觉得网购好还是逛街好”,孩子如果只会背固定句型,就会像被按下暂停键。
课本没教的原因:校内对话是 “语言示范”,帮孩子掌握基础表达;而 KET 口语是 “真实交际”,考验 “听懂→反应→表达” 的链条速度。
补能力的方法
  • 玩 “英语接话游戏”:家长说一句日常用语(如 “I forgot my umbrella”),孩子必须在 3 秒内回应(如 “Take mine” 或 “Let's buy one”);
  • 看英语动画时暂停,让孩子猜猜 “下一句会说什么”,再对照原句,培养 “预判对话走向” 的感觉。

三、“用简单句说清复杂事” 的能力:课本总教 “漂亮句子”

校内写作常要求 “用高级词汇和复杂句型”,比如写 “我喜欢春天”,老师会鼓励用 “Spring is the season when flowers bloom and birds sing”,而不是简单的 “I like spring because flowers are beautiful”。
但 KET 写作是 “实用文书”,考官最在意 “能不能让人看懂”。比如写 “给老师的请假邮件”,用:
“I can't go to school on Monday. I have a fever. The doctor says I need to rest.”
比写:
“Due to the fact that I am suffering from a fever, it is impossible for me to attend school on Monday, as advised by the doctor.”
得分更高 —— 后者堆砌了复杂结构,反而显得啰嗦。
很多校内学霸栽在这里:为了用 “现在完成时”,硬写 “ I have finished my homework yesterday ”(语法错误),却忘了 “清晰传递信息” 才是核心。
课本没教的原因:校内写作是 “语言展示”,强调 “写得好”;而 KET 写作是 “信息传递”,强调 “写得明白”。
补能力的方法
  • 用 “3 句话原则” 练写作:比如写 “邀约朋友看电影”,先确保 “时间、地点、电影名”3 句话说清楚,再考虑加礼貌用语;
  • 把课本里的复杂句 “拆成简单句”,对比哪种更易懂(比如把 “Although it rained, we still went to the park” 拆成 “It rained. We still went to the park.”)。
最后想说:校内高分是对 “努力学知识” 的肯定,但 KET 是对 “灵活用知识” 的考验。课本像一本 “英语说明书”,教你零件叫什么、怎么组装;而 KET 像一场 “驾驶考试”,看你能不能开着这辆车去超市、去医院、去见朋友。
与其纠结 “课本知识够不够”,不如多让孩子在真实场景里 “用英语做件小事”—— 比如用英语点一次外卖、读一封英文邮件、跟外教聊两句天气。这些课本外的练习,才是通向 KET 通关的关键。
互动话题:你家孩子有没有过 “课本知识都会,一用就卡壳” 的经历?评论区分享你的解决办法吧!
 

关键字:KET考试,KET,ket考试,ket

推荐资讯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