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 PET 时,不少考生会陷入一个误区:觉得阅读 “能看懂就行”,把精力更多放在 “提分明显” 的听力或写作上。可结果往往是,听力写作练得不错,阅读却成了拉低总分的 “短板”。其实,那些轻松拿下高分的选手,早就发现了阅读的秘密 —— 他们从不在 “盲目刷题” 上浪费时间,而是偷偷练着一套 “反短板训练法”,让阅读不仅不拖后腿,还能成为加分项。
偷偷练 “题干预判力”:没读文章先 “猜答案方向”
高分选手做 PET阅读时,从不是拿到文章就闷头读,而是先花 1 分钟 “预判题干”,提前锁定答案的 “潜在范围”。这种能力能帮你在读文章时更有针对性,避免被无关信息干扰。
- 具体做法:拿到题目后,先圈出题干中的 “疑问词”(如 what、why、how)和 “限定词”(如时间、地点、人物),预判答案的 “属性”。
比如题干问 “Why did the school cancel the trip?”,“why” 说明答案是 “原因”,“school cancel the trip” 限定了范围,读文章时只要看到与 “学校取消旅行原因” 相关的内容(如天气、安全问题),就立刻标记。
再比如题干问 “What does the author think of the new policy?”,“what...think” 说明答案是 “观点态度”,读文章时重点抓形容词(如 helpful、unwise)或转折句(如 “but it may not work”)。
- 训练技巧:每天拿 5 道真题题干,不看选项和文章,写下 “答案可能是什么类型”(如原因、结果、例子),再对照原文验证。坚持一周,你会发现读文章时 “目标感” 变强了。
偷偷练 “选项找茬力”:从 “相似选项” 中揪出 “致命差异”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看不懂文章,而是被 “长得太像” 的选项迷惑,觉得 “这个对,那个也对”。高分选手的秘诀是:练就 “火眼金睛”,从相似选项中揪出 “致命差异”。
-
- 程度词:如 “always” vs “sometimes”,“all” vs “some”—— 绝对化表述(always、all)往往是错的,除非原文明确提到。
-
- 因果词:如 “because” vs “so”—— 注意选项是否颠倒了原文的因果关系。
-
- 同义替换:表面相似的选项,可能在 “核心词替换” 上出错,比如原文说 “solve the problem”,选项说 “avoid the problem”(solve 和 avoid 是完全不同的动作)。
- 训练技巧:找 10 组 “易混淆选项”,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它们的差异点,再回原文看 “哪个差异点与原文一致”。比如选项 A 说 “the event is on Monday”,选项 B 说 “the event is on Tuesday”,回到原文找到具体日期,立刻就能排除错误选项。
偷偷练 “生词猜词力”:遇到不认识的词,靠 “上下文线索” 自救
很多人一看到生词就慌,觉得 “完了,这句话看不懂了”。但高分选手知道:PET 阅读中的生词,90% 都能通过上下文 “猜” 出来,根本不用死记硬背。
-
- 定义解释:比如 “Anthropology, the study of human societies, is a fascinating subject.” 从 “the study of human societies” 能猜出 “Anthropology” 是 “人类学”。
-
- 举例说明:比如 “She loves fruits such as mango, pineapple and durian.” 即使不认识 “durian”,也知道是 “水果” 的一种。
-
- 逻辑关系:通过 “but”“however” 判断前后语义相反,比如 “Unlike her talkative sister, she is reticent.” “unlike” 表对比,“talkative(健谈)” 的反义词是 “沉默”,因此 “reticent” 意为 “沉默寡言的”。
- 训练技巧:遇到生词先圈出来,用 “______” 代替读句子,根据上下文写下 “猜测的意思”,再查词典验证。每天练 5 个生词,慢慢就会发现 “生词不再是障碍”。
偷偷练 “时间分配力”:给每篇文章 “设闹钟”,拒绝 “恋战”
PET阅读成为短板的另一个常见原因是 “时间分配不合理”:在某篇难文章上花太多时间,导致后面简单的题没时间做。高分选手都在偷偷练 “时间分配力”,确保 “会做的题都能拿到分”。
阅读共 5 篇文章,总用时建议 35 分钟,平均每篇 7 分钟(包括做题)。
-
- 简单题(如匹配题、通知类阅读):5-6 分钟搞定,不恋战。
-
- 难题(如议论文推理题):最多 8 分钟,超时就标记跳过。
- 训练技巧:用手机定时做题,每篇文章开始前设置倒计时,响铃后立刻停笔,哪怕没做完也先写下 “猜测答案”。模考几次后,你会逐渐形成 “时间紧迫感”,避免在一道题上浪费太多时间。
这些 “偷偷练” 的能力,看似不起眼,却能从根本上解决阅读的 “短板问题”:题干预判力帮你 “瞄准目标”,选项找茬力帮你 “避开陷阱”,生词猜词力帮你 “突破障碍”,时间分配力帮你 “稳拿分数”。
别再让阅读拖后腿了!从今天起,每天花 20 分钟针对性训练这 4 种能力,你会发现:曾经让你头疼的阅读,慢慢变成了 “稳拿分” 的强项。毕竟,高分选手的秘密从来不是 “天赋”,而是 “找对方法,偷偷拔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