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家长圈里, “四年级考 PET” 早已不是新鲜事,但真正能把这件事做得既高效又不踩坑的家庭,往往都摸透了其中的 “讲究”。不是盲目跟风报班刷题,也不是把证书当成唯一目标,这里面藏着对孩子成长节奏的把握,以及对升学规则的通透理解。
一、时机讲究:卡在 “能力够得着,时间用得上” 的节点
四年级考 PET 的核心不是 “早”,而是 “准”。太早,比如三年级,孩子的词汇储备和逻辑理解能力可能跟不上 PET 对复杂句式的要求,强行硬灌只会打击兴趣;太晚,到了五年级下学期,又会和升学面谈、毕业考试撞车,失去证书的 “时效性”。四年级的关键在于,大部分孩子经过三年小学学习,已经有了 2000 左右的基础词汇,也能理解基础时态和简单从句,正好能 “跳一跳够得着” PET 的 3500 词要求,这个阶段发力,效率最高。
二、能力讲究:不拼分数高低,求 “听说读写” 均衡
很多家长盯着 “通过” 甚至 “优秀”,却忽略了 PET 考试的本质 —— 它是对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测评。四年级备考时,更该关注孩子是否能听懂日常对话中的潜台词,是否能写出逻辑清晰的邮件,是否能在口语交流中准确表达观点。这些能力比单纯的分数更重要,因为初中课堂和未来的实际应用,看重的正是这种 “能用英语解决问题” 的素养。如果为了刷分只练阅读和写作,忽略听说,反而违背了早考 PET 的初衷。
三、规划讲究:把 PET 当成 “跳板”,而非 “终点”
聪明的家长不会把四年级考 PET 当成 “一劳永逸” 的任务,而是看作长期英语规划的 “中间站”。如果孩子顺利通过,五年级可以尝试 FCE,进一步提升学术英语能力;如果成绩不理想,也能利用五年级的时间查漏补缺,调整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考完 PET 后,要及时把学到的能力迁移到课内 —— 比如用 PET 的阅读技巧分析语文课文,用写作逻辑整理数学错题,让这份付出在更多学科中产生价值。
四、心态讲究:家长稳得住,孩子才能学得进
四年级孩子的抗压能力还在发展中,备考 PET 时,家长的心态直接影响孩子的状态。别把 “考不过就落后” 的焦虑传递给孩子,而是帮他们拆解目标:今天攻克 5 个动词短语,这周练熟一个口语话题,每月复盘一次进步。遇到瓶颈时,与其指责 “怎么又错了”,不如和孩子一起分析 “这道题考的是什么能力,我们可以怎么提升”。让孩子觉得 “考 PET 是一次有趣的挑战”,而非沉重的负担,才能真正发挥早备考的优势。
说到底,四年级考 PET 的 “讲究”,本质上是对 “度” 的把握 —— 既要看到证书的现实价值,也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既要提前规划,又不能急功近利。上海家长真正该做的,是把这件事当成一次亲子协作的 “成长课题”,让孩子在备考中收获的,远不止一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