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孩子在 小托福考试中稳稳拿下 860+,光有努力还不够,必须掌握一套 “精准打击” 的备考技巧。很多孩子分数卡在 800 分左右,不是能力不足,而是没吃透出题规律,导致该拿的分没拿到。以下这些技巧,覆盖考试三大模块,孩子吃透了,提分更高效。 
一、小托福阅读:用 “题干定位法” 快解 80% 的题
小托福阅读文章多来自校园场景、科普短文,题目看似五花八门,实则 80% 的题都能通过 “题干定位” 快速锁定答案,不用通读全文浪费时间。
题干中出现人名(如 “Lisa”)、学科名(如 “chemistry”)、时间(如 “2023”)等,直接在原文中找到这些词所在的句子,答案往往就在前后两句里。比如题干问 “Lisa 为什么选化学课”,找到 “Lisa” 和 “chemistry” 所在段落,大概率能看到 “because her father is a chemist” 这类直接原因。
遇到不认识的词,别慌!看该词前后的 “同义 / 反义” 线索。比如 “The task was easy for Tom, but extremely difficult for Lily.” 即使不认识 “extremely”,通过 “but” 和 “easy” 的反义关系,也能猜出它和 “非常” 有关,选项中选 “very” 即可。
每段话的第一句通常是核心观点,再结合全文反复出现的词(比如 “library”“book”“borrow”),就能确定主旨是 “图书馆借书规则”,不用纠结细节描述。
二、听力:靠 “预判考点” 抓住关键信息
听力是小托福的难点,很多孩子听完后 “啥都记不住”,其实是没提前预判考点,抓不住重点。学会这两招,听力分数至少提 20 分:
播放音频前,快速扫一遍选项,圈出不同之处。比如选项是 “A. 3 pm”“B. 4 pm”“C. 5 pm”,就知道要重点听 “时间”;选项是 “A. 图书馆”“B. 教室”“C. 操场”,则专注听 “地点”,避免被无关信息干扰。
音频中出现这些词,立刻动笔记录:
-
- 转折词(but/however):后面多是正确答案;
-
- 建议句(you should/it’s better to):必考 “怎么做”;
-
- 数字 / 条件(if/unless):细节题常考;
比如听到 “but the lab is closed on weekends”,马上记 “实验室周末关门”,后面很可能问 “实验室什么时候不开门”。
三、语言形式与含义:凭 “语境逻辑” 破解语法题
这部分看似考语法,实则更看重 “语境中的用法”,死背语法规则没用,学会 “看语境” 才是关键:
选项是 “and”“but”“so” 时,别只看单词,看前后句是 “并列”“转折” 还是 “因果”。比如 “Jane likes singing, __ her sister prefers dancing.” 前后是对比关系,选 “but”,比记 “but 表转折” 更直接。
遇到 “it”“they”“this”,直接看前一句的主语。比如 “Anna bought a new bike. It is red.” 这里 “it” 肯定指前句的 “bike”,不用看更远的内容。
小托福常考校园场景搭配,比如 “in class”(在课堂)、“on time”(准时)、“ask for help”(求助),这些搭配在真题中反复出现,平时做题时积累 50 组,考试基本能覆盖 80% 的介词题。
最后提醒:技巧要 “练熟” 才有用
掌握技巧后,每天用 20 分钟做 “针对性训练”:
- 阅读:每天 1 篇,刻意用 “题干定位法” 做题,记录定位时间(目标:每道题 30 秒内找到原文位置);
- 听力:每天 1 组对话,听前划选项差异,听中记信号词,听完后对照原文,看自己漏了哪些考点;
- 语法:每天 10 道题,做完后用不同颜色笔标出 “句子关系”“指代对象”,强化语境意识。
小托福 860 + 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关键是让孩子吃透这些技巧,把 “被动做题” 变成 “主动抓分”。按这个方法坚持 1 个月,孩子会明显感觉 “做题变顺了,错误变少了”—— 分数自然会跟着往上走。家长可以帮孩子把这些技巧整理成 “备考清单”,贴在书桌前,每天提醒自己用起来,提分效果更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