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长看着日历上的考试日期,心里总在打鼓:“还有 3 个月就要 考小托福了,孩子现在 780 分,想冲 860+,该怎么规划才不慌?” 其实,冲刺高分最怕 “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没有清晰的阶段目标,再努力也容易偏离方向。这份 “阶段性规划表”,从基础到冲刺,每周该做什么、重点练什么都写得明明白白,按这个节奏走,孩子的 小托福分数会稳步提升。 
一、小托福基础期(第 1-4 周):筑牢 “分数地基”,扫清知识盲区
这一阶段的核心是 “补短板”,把基础打牢,避免后期因 “简单题丢分” 拖后腿:
用 2 套真题做模考,按模块统计:① 各题型正确率(如阅读细节题 70%、推理题 40%);② 高频错误类型(如 “听力漏听数字”“语法时态混用”)。把 “正确率低于 60%” 的题型列为 “重点攻克对象”,比如推理题和听力学术讲座题。
每天花 40 分钟补薄弱项,配合基础题型练习:
-
- 词汇:按 “场景” 记高频词(校园、科普),每天 10 个,结合例句(如 “assignment - She finished her math assignment”);
-
- 语法:重点练 “时态”(过去时 / 现在时)、“介词”(in/on/at)、“连词”(but/and),用真题例句理解用法,不背死规则;
-
- 听力辨音:练 “连读弱读”(如 “not at all” 读成 “no-ta-tall”),每天听 5 分钟,边听边跟读。
- 第 4 周:基础题型 “限时练”,确保 “会的题不丢分”
针对 “简单题”(阅读词汇题、听力短对话、语法单句题)进行限时训练:
-
- 阅读词汇题:10 秒 / 道,练 “上下文猜词”(如通过 “but” 找反义);
-
- 听力短对话:听完 3 秒内选出答案,练 “抓关键词”(如 “问题”“建议”);
-
- 语法单句题:30 秒 / 道,练 “语境顺读”(读起来顺口就选)。
确保这些题正确率稳定在 90% 以上,为高分打基础。
二、强化期(第 5-8 周):主攻 “中档题”,掌握解题套路
基础扎实后,重点突破 “中档题”(占分 40%),这些题是提分的 “主力战场”:
- 第 5-6 周:按 “题型” 练套路,熟化解题模板
每天 1 小时专攻中档题,总结 “解题公式”:
-
- 阅读推理题:“原文信息→一步推导”(如 “大多数人同意”→“少数人反对”),避免过度联想;
-
- 听力态度题:“抓转折词(but)后的内容”(如 “Interesting, but it’s not practical”→态度是否定);
-
- 语法上下文题:“先看前后句逻辑”(转折 / 因果),再选连词(如 “他喜欢静,__弟弟喜欢吵”→选 but)。
每类题练 20 道,把套路记在笔记本上。
- 第 7-8 周:“模块计时练”,提升 “正确率 + 速度”
按模块限时做题,模拟考试节奏:
-
- 阅读:每篇 8 分钟(4 分钟读文章 + 4 分钟做题),练 “题干定位”(圈关键词找原文);
-
- 听力:每段音频后 15 秒内作答,练 “信号词笔记”(but/should 后内容用△标记);
-
- 语法:25 分钟做完 42 题,练 “先易后难”(先做单句题,再做上下文题)。
每周做 1 套模块专项卷,确保中档题正确率从 50% 提升到 70%。
三、冲刺期(第 9-12 周):套卷模拟 + 错题复盘,向高分冲刺
最后阶段重点练 “实战能力”,确保会的题不丢分,不熟的题少丢分:
每周按考试时间(上午 9 点)做 1 套完整真题,严格计时:
-
- 训练 “时间分配”:阅读 50 分钟、听力 35 分钟、语法 25 分钟,避免前松后紧;
-
- 记录 “模考数据”:各模块得分、超时题型、粗心错题(如看错 “not”)。
模考后针对性调整,比如阅读超时就练 “快速定位”,粗心错题就练 “圈关键词”。
把前 11 周的错题按 “考点” 分类,集中重做:
-
- 高频错题(如 “听力数字题”):再练 10 道同类题,总结 “避坑技巧”(如听到数字立刻记);
-
- 粗心错题:写 “提醒便签”(如 “看到 except 圈出来”),贴在书桌前;
-
- 难题(正确率低于 50%):记 “蒙题技巧”(如阅读选 “高频词选项”),不纠结。
- 第 12 周:“轻装上阵”,保持手感 + 调整状态
考前最后一周不做新题,每天 30 分钟:
-
- 做 1 套简单题(如基础词汇题、短对话),保持手感;
-
- 调整作息:早睡早起,早上 9 点做题,让大脑适应 “考试状态”。
按这个规划备考,孩子会经历 “基础巩固→能力提升→实战适应” 的完整过程,每一步都有明确目标,不会盲目焦虑。家长可以帮孩子打印这份规划表,每周对照执行,及时调整进度。记住,小托福 860 + 不是 “突击出来的”,而是 “规划出来的”—— 按这个节奏走,考试时一定会有惊喜。如果孩子某一阶段进度慢了也别慌,稍微调整后续计划即可,稳步前进比赶进度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