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经历过系统学习的人都知道,分类是一种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的好方法。分类之所以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是因为它背后有普遍规律做支撑。比如我们把词按照词性来分类,背后的规律是动词必须被副词修饰,而名词则被形容词修饰。因此当我们想要表达“礼貌地问”时,就知道ask后面应该跟politely而不是polite或者politeness,不会纠结也不会出错。
很遗憾的是不少同学在对托福写作进行分类的时候,并不是按照“操作层面的普遍规律”来进行的,而是把托福写作按照话题和问法进行分类。比如教育类话题,或者“现象解释类”、“价值判断类”。这些分类方法过于关注题干本身,而对于真正要写出来的正文,却难得有什么指导性的作用。
按照话题进行分类,主要是能够让学生积累相关的词汇和句型,可是如果只按照“教育类”这么分,那就太宽泛了。因为这个教育既可以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可以是老师对学生的教育,还可以是人们对自己的教育,亦可以是社会或科技发展对师生关系变化的影响(比如真题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with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Teachers are not respected by their students like before.)。
这里面所包含的话题、词汇、句型,海了去了。考场上看到这个范围内的题目,告诉自己这是教育类话题,then what? 用什么结构来展开?用哪些素材来证明?能迅速反应出来么?所以对于独立写作备考,建议是在考试之前大量串机经,而不是做什么话题分类,分类少则没意义,分类细就太杂乱还不如串讲。
按照问法进行分类更是容易将自己带入死胡同。很多文章问法一样,因此如果按照问法分类,它们属于一类,可到了写的时候你才发现这完全就是两种文章嘛!这种分类有什么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的意义呢?
有个题目说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with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The best way to run a successful business is to invest much money in advertising. 另一个题说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with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The best way to guarantee the successful development of a nation is to improve schools. 很像吧!
告诉我们公司要生存,最佳的方式并不一定是做广告,如果产品不好,研发不行,或者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都会导致生意失败,而这些不利因素,有时候都跟广告花钱太多有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