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就是听不懂,单词仿佛也背了还是听不懂,别提做题反正就是听不懂跟不上,那么怎么办?
自我检测你是:
(1)听了很多遍,依旧听不懂,看文本依旧不懂。
(2)看着文本听就能听懂,不看文本就听不懂。
(3)我感觉我听懂,但是结局告诉我没听懂。
如果你是:
(1)文本都看不懂,那你的单词肯定是仿佛背了其实没背。
如果这样的话其实你不用想为什么听不懂的问题,先想想自己为什么欺骗自己说单词都背完了。是在想什么好事儿?感觉真能够不痛苦的轻松快乐牢记单词了??
(2)看了文本能看懂,听就听不懂。
那么这就是传说中的:辨音能力差+词汇不够熟。
你的单词不是不会而是不熟,听音不是听不懂,而是听不全。你需要在每天留那么一个小时来巩固之前所背单词,必须听音背单词;一个小时来练习听写跟读。
①听单词的发音,然后快速回忆单词的词形和词义。
②接着至少一个小时练习听写或跟读。材料以听起来稍显吃力为宜。
如此这般坚持两周会有明显提升,一个月后基本可以做到重点信息不再遗漏,做题不会再有完全陌生的感觉。
辨音能力差:连读、重读、语音语调的变化听不出来,音相近的词汇辨别不了。除了正确掌握每个单词的发音还要注意:
a、音相近、音相同词汇的辨析。
b、重读、弱读、语音语调。
c、连读的辨音。
有意识的去分辨听到的内容。刻意的去理解的听,听完跟读,然后一句句的分析理解,有时间的同学可以听写一些内容。
但是这里提醒大家听写前先听整段,争取理解,越多越好。之后再一句一句的去听、记录。不要试图边听边写,我们不是为了考速记。
同时推荐大家用电脑的记事本来记录,还能把打字速度练习一下,也能够纠正一些词汇的拼写,有一些同学是拿着笔会写单词,但打字就需要反应一下。
(3)你以为你理解了。
这个是非常可怕的一种情况,你明明觉得阳光灿烂,未来一片光明,结果出来的时候却一盆冷水冻到透彻心扉。
一般这种情况其实是什么原因呢:你不知道出题点重点在哪儿、你没有学会记笔记、重点让你忘了、缺练习。
托福听力的题材取自校园以及课堂。
Conversation多为学生碰到问题寻求教授或者工作人员的帮助,Lecture即为知识传授。
不论是conversation还是lecture,最重要的都是掌握其中的逻辑,去真正的理解对话和课堂,而不是简单地听和记。
在听的时候要思考:为什么要说这句话?教授举这个例子的目的是什么?教授为什么这么反问?带着这样的问题去听听力,你会发现做听力很有趣。
这么说过于笼统,拿TPO14 Lecture 1 来举例。
这篇lecture的逻辑是这样的:
教授首先提到一个term“cognition”,然后说道knowingand believing并说明我们如何运用Information来做出决定,在这里重点词有:perceiving, imaging, knowing,believing。
Yet(转折词),教授提到这些processes都有局限性,接着用word list的例子(为什么举这个例子?)说明局限性。
随后提出问题:为什么人们会犯这种错误? 举例说明人们会“fill-in”所以会犯错误。
随后提到perception,并举例:So if Iwere to say…说明人们会fill in information从而导致错误。
接着提到”BlindSpot”,解释它原本的来由(为什么要解释它原本的来由?帮助理解general meaning)以及它的general mean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