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改革,相当于从时间到题型,都做了一次全面优化。
首先,大家都知道,这次改革后,托福考试的时间从原来的3-4小时,缩短到2小时不到。

时间的缩短,主要来自以下变动:
昨天,到处都能看到托福首考棒棒糖的刷屏~
而且,参加了首考的小伙伴基本都给出了“5星好评”的评价~
甚至还有不少考鸭在看到这波好评反馈后,喊话自家考试:你看看人家!
总的来说,改革后的好评在于:托福终于不再是一场脑力+体力的双重考试了!
其实,从有托福升级的消息后就有不少人陷入焦虑,猜测会不会变得更难了。
而实际考下来后,大家发现是自己想多了……这次的改革,变了,但没完全变!

这次托福改革,考试时长变短了,无疑最明显的体感变化。
要知道,如果算上加试,原本的考试恐怕要长达4小时。
即便中间有10分钟的休息,要高度集中精力4小时对成年人都是不小的挑战,更别说学生们了。
而现在,不到2小时的考试时长,让习惯了以往考试流程的人大开香槟~
我之前考试一定要带条士力架,中场不吃东西,考完直接眼冒金星低血糖!
笑死,昨天才和朋友许愿“加试滚出地球”,今天就实现了,我可太开心了!
像我这种倒霉蛋,已经连续被随机加试3场阅读了……孩子真的累了!
事实上,现在已经有不少听到风声的小伙伴,在卯着劲等改革之后再去考了。
首先,教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两位模拟同学作答并给出看法;
最后,考生自己写一段话来回答教授的问题,在回复中需要包含:
不难发现,相较于独立写作,学术讨论写作的最大特点就是,变短了!
而大部分人会为了搏高分、炫技词汇量,开启“凑字数”模式,一口气就写成了500字以上的长篇大论,无形中增加了写作的压力。
而新的学术讨论写作,字数要求只有100字,基本7句话就够了。
再加上10分钟的限制,完全是引导学生在短时间内、清晰明确的输出观点。
毕竟,新模式更贴合海外院校授课的氛围,通过题目重现学生在课堂中常见的学术互动。
对学校来说,既考察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评估学生的英语能力。
对学生来说,写作压力也得到巨大的解放,同时也提前预习了海外课堂,突出一个实用。
相信大家在托福改革前,都多少听到过“阅读和听力题少了,容错率更低,肯定更难了”质疑。
改革后,听力缩短为3篇讲座+2篇对话,取消了原本就不计入分数的加试部分。参与算分的题目数量并无变化。
一句话总结:只有时间缩短,没有任何变化。(除了退出历史舞台的黑人小哥~)
改革后的阅读,除了取消了原本不记分的加试部分,也删掉了一篇文章的题量。
虽然,题目数量减少了1/3,但从出分上看基本没有影响。
这一点是云不出来的,还需要改革前后都考过的小伙伴来现身说法~
报名的时候就有人跟我说:“改后的阅读容错率低,想阅读拉分不行!”
结果7月26日这场考完,现场出分一看,阅读一毛一样、一分没少。
其实,在评分标准不变的情况下,即便题目数量减少一部分,也很难出现那种像28分一下变21分的跨阶段变化。
甚至,题目变少、时间变短,精力更容易集中爆发,对考生实力的发挥是利好的。
所以,大家大可不必感到焦虑,只要水平在,分数就不会变~
纵观听力和阅读的“看似大变,实则没变”的变动,属实很良心了。
从听说托福要改革开始,不少人就在猜测,改革后的考试成绩是否会对申请院校有影响。
其实大可不必担忧,因为,升级后的托福考试,权威性和认可度都没有变。
它依然是100%覆盖英、美院校,也是澳洲/欧洲/亚洲等高校普遍认可的语言考试。相比在美国并非100%认可的雅思来说,托福的覆盖范围更高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