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盲目追求高分
北京四中国际部去年录取的"最低分"学生有个共同点——都在申请文书中展示了真实的失败经历。招生官说:"我们要的是有韧性的灵魂,不是完美无缺的分数"。
误区二:轻视口语准备
深圳贝赛思的群面环节,有个女孩用西班牙语唱了段民谣,虽然小托福只有832分,却打败了五个900+的竞争者。语言能力的本质是交流欲望,不是分数高低。
误区三:孤军奋战
上海惠灵顿的入学评估有个隐藏环节:观察孩子如何与陌生考生合作完成任务。有个只考了805分的孩子因为主动分发文具、调解争执,拿到了"领导力潜力"的特别推荐。
记住:小托福只是入场券,真正决定成败的永远是分数之外的东西。 当所有孩子都在拼命刷题时,那个会为流浪猫设计自动喂食器的申请者,往往才是招生官记忆最深刻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