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留学和移民的人数越来越多,参加雅思考试的人数也逐年迅速增长。雅思考试分为四项:听力、阅读、写作和口语。在这四部分中基本上所有的中国考生都一致认为写作最伤脑筋。
心态
从雅思考试四部分来看考生一般认为阅读和听力具备大量的解题技巧,只要将这些解题技巧掌握了,提高就会很快。
而口语也有一系列的应付方法和考场对策。但是,写作却是英语综合能力的体现,考生认为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突飞猛进基本不现实,因此对写作抱一种恐慌心态。
于是得过且过,认为只要写作将就就行,自己不如把时间多花在听力和阅读上来帮自己"拉分"。
持此种观点的中国考生不在少数,造成这样一种情况:大多考生对写作热情不高,把大量时间和精力花在阅读听力的练习上,从而到头来写作总的来说都没练过几次,以至于找不到写作文的一种节奏和感觉。
到了考场上必然会因为发挥不出真实的写作水平导致分数不理想。
英语基础薄弱
许多参加雅思考试的考生并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另外还有一些高中生出去读本科,本来学得就不多。
又或者有一些移民的考生基本没学过英语。在这种情况下总的说来中国考生普遍英语水平比较低,基础比较薄弱。
对写作套句和框架和盲从
一些培训机构和市面上的一些雅思写作资料针对雅思写作研究出了一系列的写作中能利用的万能套句和关于整篇文章的万能模板和框架。
而这些套句和模板又偏偏受到考生的大力追捧和喜爱,皆因通过套句和模板简化了考生的写作任务,使写作变得相对轻松和容易,但是殊不知这些套句和模板有时候却是致命的。
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
有学者曾经提出过文化思维对话语模式的影响,认为西方人的思维是直线型,而东方人的思维是螺旋型的。
西方人写文章的时候直接表达必定优于间接表达,并且说话人的立场保持一致,不会用无关的信息掩盖真实的观点。
因此英语写作一般以直线展开。通常包含四个部分:引出、主题、支撑、结论。
反之中国人是螺旋式思维,写文章的时候把思想发上出去了还要收回来,让它落在原来的起点上。
这样的圆型思维导致了汉语表达的螺旋式结构,即以反复而又发展的螺旋形式对一种问题加以展开,尽量避免直接切入主题,喜欢用描述性语言进行迂回说明。
思路狭隘和观点匮乏
雅思题目范围比较广泛,许多考生在面对写作题目时常会遇到知识的盲点导致无从下笔。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有些考生平时懒于思考,未经过论点发散训练,这也导致在考试中因思路不开阔。
思考不出足够的论点来支撑文章从而只有将同样的论点换表达方式反复的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