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上非技术因素的确难以完全避免,有关管理的情绪以及调整心态之余,大家是可以做的是尽可能的减少技术层面的失误。雅思的备考方法讨论已有很多,当中同样有一些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抽象或具体的方法。
案例1:赢在耳朵与输给词汇量
学生的画像:天资聪颖,基础也很不错。语法相当的OK;句子理解更没太大的问题;口语的发音正确、根本说不上很好但没有大错误;耳朵十分的灵;但词汇也只到高考3500的水平。
其实见多了出国的学生有这样的底子,作为老师还算是有点安慰的。但是问题来了众所周知雅思听力是需要填空的,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能听懂,还需要可以将单词正确拼写出来。碰到了听力填空这孩子也不行了,清楚的听见七七八八,也没错过什么信息,真要自己把单词拼写出来,词汇库也真的告急了。折到这上面的考生依然是很多。
有的学生另外一个问题是在阅读时,句子的基本意思以及逻辑都看得懂,但比较关键的谓语动词或者需要填空的词不熟悉,导致对原文理解出现偏差直接失分。
这种情况初期看似影响不大,发展到后期就相当磨人了。看见其他人都已经升级打大怪,精读精听又或是钻研应试技巧去了,只有大家依然是在这里填当初留下的词汇坑。到了那时又背单词真的是叫一个如坐针毡,弄不清楚整个精气神儿就下去了,对考试可是一点好处都没。
有人做过观察统计,还有阅读方法与语法基础的雅思考生,单词也起码是获得了6000才有望拿个6.5。有一个学生的例子是想提醒大家,一定不要抱侥幸心理,不论大家在其它单项上多有自信,词汇一定要稳扎稳打。建议大家给自己制定每日词表。
案例2:不限时都对、限时全跪
原来给一群阅读功底不错的学生做过监测--无压力状态下慢悠悠读,正确率达到80%以上;限时1小时正确率只有50%,且相当恒定。用三倍的时间换多30%的正确率值吗?
考场上的时间控制问题其实是老生常谈。雅思考试是有时间限制下的能力测试,速度其实是一种能力的体现。事实上即使是出国后的日常学习,完成了教授已经给的reading list又或是写paper,也是有deadline的。尽管不像考场上那么急迫,但若大家养成了需要别人三倍的时间才能完成同等任务的习惯,那你离挂科也不远了。
(1)单词认识却陌生、反应速度慢。
这需要回到了我们上面提到的词汇问题。阅读词汇和听力词汇还是有所不同,建议有此类问题的学生做专门的阅读单词训练,练到一个阅读词汇3-5秒钟可以说出意思算过关。
(2)语法方面、句子理解有问题。
大家要有清醒的认识语法这关不过,阅读绝对强不到哪里去。尽管精读看起来是件特别耗费时间的事,我还是很建议学生常做精读。把每个单词、每句话理解精准。
(3)阅读技巧不足。
一般来说人眼的移动速度是大致相同的,想“看得快”,除了脑子反应快,还有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就是“看的少”。如何让自己看的字数少?--不用看的不看。什么不用看?说明文会出现专有名词,但又怕让你不熟悉所以花笔墨来解释,一句怕你不懂还加括号、破折号、定语从句和同位语继续解释,所以这些内容其实都可以略看或不看,这样自然就提升了阅读速度。 |